西泠印社社長PK中書協主席,前者完勝后者,是文化積淀的勝出
文·段宏剛
上有天堂下有蘇杭。在美麗的杭州西湖景區的南麓,坐落著一個久負盛名的、具有“孤高氣質”的民間金石篆刻研究學術社團,它就是具有上百年歷史的“西泠印社”。
西泠印社由浙派篆刻名家丁輔之(1879年——1949年)、王福庵(1880年——1960年)、吳隱(1867年——1922年)、葉為銘(1866年——1948年)四人,于1904年牽頭創建。四人都是清朝末期活躍在杭州一帶的文人,酷愛金石、字畫,相同的興趣愛好,促使他們產生了成立印社、弘揚國粹的強烈愿望。四人因為勞苦功高,所以被譽為“西泠四君子”。
當時的四人,都是擁有豪情壯志的年輕人,對日漸沒落的大清王朝失去了信心,秉持挽救傳統文化的目的,高舉“保存金石,研究印學,兼及書畫”的宗旨,最終選擇了環境優美清幽的西湖孤山腳下,創建了印社。
西泠印社,創建于1904年
印社成立之初,四君子各司其職,分工很明確。
丁輔之是晚清著名藏書家“八千卷樓主人”丁松生的從孫,富甲一方,因此,他是西泠印社的主要投資人,場地的租賃和建設,辦公家具的置辦,日常的經營費用,大部分由他出錢。
王福庵工書法、精篆刻,學養深厚,在當地年少成名,所以,他主抓印社的教學工作,帶出了許多高徒。
吳隱除過精通書法篆刻外,還喜歡以文會友,廣交天下名士,他的人脈關系非常廣,所以,他在印社里充當向外拓展業務的角色。
葉為銘是一名實干家,他主管印社的日常管理事務。
正是四君子齊心協力,讓印社迅速走上了正軌。
王福庵和他的朋友們
經過10年的苦心經營,至1913年時,西泠印社已經頗具規模,并聞名全國,擁有上百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會員。
也許是四君子在長達10年的相互合作中,產生了兄弟一樣的信任關系,又由于四人都是謙謙君子,相互謙讓,惺惺相惜,盡管西泠印社已經成立10年之久,但四人當中沒有一個人愿意去做社長,都認為自己德不配位。
一個民間學術團體問世10年卻沒有自己的掌舵人,這在中國乃至全球極其罕見,也只有西泠印社這樣具有孤高氣質的團體才能做到。
1913年春,四君子經過商議,決定邀請名滿全國的“海派”大師吳昌碩(1844年——1927年)先生出任社長,因為在當時,論資歷和影響力,沒有人比吳昌碩更合適。
吳昌碩書法
吳昌碩篆刻
經過四君子的真誠勸說,吳昌碩先生終于同意出任。于是,在1913年舉行的建社10周年紀念大會上,鄭重宣布吳昌碩先生上任西泠印社首任社長,一代印社終于有了一面亮麗的旗幟。
為了答謝西泠印社的厚愛,吳昌碩不辭勞苦,給每一位會員刻制了印章,所有印章上都是六個字:西泠印社中人。這六字后來成為每一名西泠印社會員的身份標簽,如今,新加入西泠印社的會員,會員證上都印有這六個字。
上任后的吳昌碩先生時年70歲,在當時的詩書畫印界影響力巨大,隨著他加盟,很快吸引來李叔同、黃賓虹、豐子愷、吳湖帆、馬一浮等書畫篆刻界精英,展覽、收藏、集會、出版等業務搞得風生水起,讓西泠印社又上一個新臺階。不久,西泠印社的盛名走出浙江,開始走向日本、朝鮮、韓國等地,繼而又輻射到東南亞諸國,吸引了一批海外學員。
來源:www.toutiao.com
-
房貸還了7年多,117萬本金竟一分錢沒還!男子一查傻眼了…
-
排便時,馬桶和蹲坑哪個好?爭議很久的問題,終于有了準確答案
-
死于養老院的102歲老人:被護工綁在床上7天,死前一直在掙扎
-
日本女子安樂死全過程:短短4分鐘,從微笑到死亡,過程催人淚下
-
一家14口參加親屬葬禮,半路遭遇車禍8人身亡
-
18歲中國女孩被黑人總統追求,遠嫁非洲成第9位王妃,現狀如何
-
1家6口半夜睡覺遭活埋身亡,最小死者僅10歲
-
印度男子強暴5歲女童,施暴者被其父親猛踹下體,將其活活踢死
-
禽獸不如!黑龍5歲女童被拾荒者鄰居性侵,下身撕裂至今還在ICU搶救!醫生:搶救過來可能無法生育
-
拒絕我國好意,巴方選擇他國更低廉的建造,如今大橋坍塌多人受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