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種“偷懶”叫背著嬰兒出門,家長很省事,孩子卻可能因此受傷害
家有寶寶的都知道,不管外面是刮風下雨,還是寒冬酷暑,都無法擋住孩子們出門玩耍的熱情。
只要家門一打開,寶寶一準樂呵呵,回到家門口,寶寶一秒變臉。
雖然寶寶跟大人相比,重量并不重,但即使是個嬰兒,大冬天的穿著厚厚的棉襖帶出門,也能把家長累得夠嗆。在無法阻擋孩子出門的熱情下,家長只能借助輔助工具,讓自己出門變得更方便了。
而把寶寶背著身上是不少家長的選擇,一方面可以減輕家長手的壓力,同時還可以騰出雙手,絲毫不耽擱自己買個菜或者拎個東西。
然而這種看似簡單方便的“帶娃神器”卻可能給娃帶來傷害。
為什么不建議長期“背著”孩子出門
- 錯誤的背法容易影響寶寶的髖關節
寶寶的髖關節大約要2歲左右才發育完全。寶寶出生后,屈肌的肌力比伸肌的大一些,所以寶寶的下肢基本上是處于M型的,也就是屈曲的狀態,這對寶寶的髖關節發育是有利的。
但是給寶寶背在背上,有的家長會選擇直接把腿綁直,有的用不合適的背帶,寶寶的雙腿處于下垂的狀態,而不是讓寶寶大腿和漆關節能得到支撐的M型,這兩種方式都容易引起髖關節脫位或者發育不良,影響寶寶的骨骼健康。
為了防止寶寶掉落,把寶寶背上時通常也需要用繩子綁緊,不利于寶寶血液循環。
- 影響寶寶的脊柱發育
嬰兒剛出生時脊柱幾乎是直的,沒有成人特有的彎曲,而1歲以內是寶寶脊柱發育的關鍵時期。
出生2-3個月后出現頸椎前突,6-7個月開始出現胸椎后突,1歲左右形成腰椎前突。
所以寶寶不同的月份需要家長采用不同的抱姿。比如前三個月,盡量減少寶寶豎著的時間,因為寶寶的頭跟身上的骨骼發育不均衡,寶寶的頭部較重,而頸部肌肉和骨骼不足以很好地支撐寶寶的頭部,所以即使給寶寶豎抱拍嗝,也要用手護住寶寶。
三個月后,寶寶通常能很好地抬頭,但是寶寶的6個月前胸椎后突沒有完全形成,骨骼也沒有發育好,過早或過多坐著會導致寶寶出現脊柱畸形,比如脊柱側彎或者脊柱向前形成駝背的姿勢。
而對于小嬰兒來說,長期背帶背著容易使寶寶的頸部或者脊椎受到傷害。
- 不利于觀察寶寶的情況,減少寶寶的安全感
看到過不少家長,背著寶寶出門,自己跟旁邊的人聊得熱火朝天,跟寶寶全程沒有互動,甚至寶寶睡著都不知道。
三歲以內是孩子跟家長建立依戀關系的時候,孩子需要家長跟自己的大量的互動,以滿足孩子的安全感。
同時,3歲以內孩子寶寶大腦發育、語言發育最快的時候。據研究,兒童出生后每秒會產生700-1000條神經連接,而父母的語言是刺激大腦發育的最好的教育資源。
如果家長每天把寶寶背著,缺少互動跟交流,對孩子的安全感以及大腦發育都是不利的。
來源:www.toutiao.com
-
彩票開出5678910被質疑有內幕,中獎者有警察
-
校長逼13歲女生寫性行為檢討?毆打羞辱有違教育之道 | 新京報快評
-
馬來西亞奸殺案:22歲女子裸斃高級公寓,兇手至今沒有找到
-
35歲男子和陌生女子約會,結果腦血管破裂死亡,警方介入調查
-
為1000美元打賞,俄羅斯網紅竟將懷孕女友活活凍死,還伴尸開直播
-
司機為救患病嬰兒連闖3紅燈,家屬拒絕幫作證:你違規和我有什么關系
-
11歲女兒在家像傭人一樣,每天做不完的家務,媽媽:看著她就煩
-
余慕蓮患血癌情況不樂觀,醫生建議親友見面,最大心愿將財產捐贈
-
王儷橋:被李澤鉅追求,李嘉誠送她20億豪宅,子女繼承李家家業
-
32歲女碩士相親提要求,卻被男人直接吐槽:“難怪你嫁不出去”